导入数据...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走巴山巴水 说巴国盐巴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06年7月18日
  查看:24
  来源:新华社 令伟家 刘刚 陈敏

    在千里峡江,当地老百姓要在“盐”字后再缀个“巴”字,叫盐巴。据专家考证,生活在今峡江一带的古巴国幅员狭小、国力微弱,但这里盛产的井盐却名闻天下,常令各方诸侯垂涎不已。于是,就像天津的“泥人张”或四川的“麻婆豆腐”一样,产自巴国的食盐在流通中也贴上了巴国的商标——“盐巴”,以示其正宗的地位。
    在千里峡江采访,盐文化就像三峡的云雾一样,总是在你的意识里缭绕着挥之不去。沿长江而下,在这条飘带似的峡江热土上,从忠县的涂井,开县的玉泉井,云阳县的白兔井,直到巫溪县的白鹿井,一口口废弃的古盐井,如长江上的航标灯,引导人们恍如走进了一条井盐铺就的文化长廊。
    盐哺育了巴国先民,孕育了巴国文化。据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任桂园教授介绍,今峡江地区的古巴国地质条件特殊,形成了一眼眼富含钠盐的山泉,给巴人祖先取卤制盐提供了物质基础。当时科技知识落后,味觉敏感、喜欢舔食咸水的动物,是“找盐能手”。于是身影缥眇而又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白羊、白兔、白鹿等,被编成传说故事,伴随着各口盐井的发现而流传开来,像开县温泉镇的"见白羊而得盐泉"、云阳县云安镇"猎兔得盐"、巫溪县宁厂镇"白鹿逐盐"等,至今仍是当地妇孺皆知、津津乐道的故事。
    三峡地区峡幽谷深、土地瘠薄,但“长江绕郭多美鱼”。巴人祖先就用井盐将捕到的鱼腌制晾干后,运出三峡到周边国家换取粮食等,因此巴国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了“鱼盐之利”。《山海经》里说巴人不纺纱织布却有衣服穿,不耕作收获却有粮食吃,“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完全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近年来三峡考古发掘,在忠县、开县、云阳县、巫溪县和巴东县,都发现了大量的制盐工具和运盐栈道。这些一本万利的食盐贸易,给古巴国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巴国丰富的井盐,让周边强邻眼红不已。哺育了巴人先祖的盐,也因此成了巴人灭顶之灾的导火索。
    据史料记载,战国末年,国力强大的楚国、秦国曾多次进攻巴国,抢夺盐井,最后逼迫巴国首领“巴曼子”刎颈自杀,上演了《华阳国志》上所称的巴国境内,“其人半楚”的历史悲剧。繁荣一时的巴国在群雄争霸的战国舞台上,昙花一现后就永远地沉没在历史的烟波之中了。
    但三峡地区的制盐业却并没有因为巴国的消亡而消失,相反在中国实现统一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自汉代以来,经唐、宋、明、清,峡江地区的盐业“咸”遍西南。仅巫溪县宁厂镇盐场,就有来自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的盐商数万人,日夜烧卤取盐,砍光了周围山上的树木,运盐船队长达两公里,首尾相接,浩浩荡荡。直到建国初年,以云阳县云安镇为代表的三峡井盐还是国家重点企业,供应着渝东、鄂西和陕南大部分地方的食用盐。
    直到西北的湖盐和沿海的海盐被大规模开发后,制作工艺落后、含盐量低的峡江井盐,作为食用盐的角色,逐渐被淡出了历史的舞台。曾使峡江地区富甲一方的古盐井,现在已人去楼空、衰草萋萋了。只有散落的锈迹斑斑的大铁锅,和断壁残垣的烧卤台,在向人们暗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峡江盐泉,汩汩流淌,一流就是几千年。如今的盐泉是否已流尽了它的精华,失去了造福一方百姓的能力?重庆市万州区高峰镇宁静而安详,蜿蜒的溪流傍依着起伏的山峦静静的流淌。谁也没有想到这片种满稻谷和玉米的地下,竟蕴藏着2800亿吨的矿盐!几千年来我们祖先所耗掉的,只是其中的九牛一毛!三峡建设给峡江地区盐业的再开发带来了历史机遇。和历史上简单的人工烧卤制取食盐不同,这次开发将采用现代技术,综合开发盐生产、盐化工产业。我国著名的盐加工企业万州索特集团现在已投资2亿多元,开始对峡江地区丰富的盐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公司负责人张德胜说,和海盐、湖盐相比,峡江井盐杂质少、品味高,能广泛应用于医药、航天、工业等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不尽长江滚滚来,回望沧海成桑田。我们欣喜地看到,孕育了巴国文化的盐巴,将乘着三峡开发建设的东风,在现代技术的炉壁里,回炉出一个全新的盐产业。

【编辑: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