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四川省作协创研室、遂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长篇历史小说《蜀盐说》暨卓筒井文化研讨会”在四川省作家协会召开。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文艺报副总编辑、著名文学评论家徐可,以及来自北京、成都、遂宁等地的30余名作家、评论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蜀盐说》这一作品的内在文化内涵和价值。
据了解,北宋时期发源于四川遂宁市大英县的卓筒井,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长篇历史小说《蜀盐说》又名太阳井,太阳井就是卓筒井,由资深新闻媒体人、作家刘裕国担任主创、联手省内外作家肖云星、龙敦仁、杨俊富打造的一部关于卓筒井的文化作品。
《蜀盐说》小说作品以历史文学表达的方式,生动地呈现了卓筒井技术发明和发展的故事,内容跌宕起伏,撼人心魄,其内容人物众多,但主次分明,个个栩栩如生。整部作品拨开了时间的尘霾,穿过交错的时空,还原的是“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真实经过,展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千古传奇故事。
该部作品故事的基本内核和素材取自有据可查的史料,卓筒井的发明经过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以此为轴心,创作团队展开充分的想象,演绎还原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爱恨情仇交织,真善美与假恶丑较量。《蜀盐说》作品即铺陈了那段鲜为人知的伟大技术的发明历程,又展现了主人公救济天下苍生为己任,不惜牺牲什么苦苦求索的高贵品格和献身精神。
作家家李咏瑾说,制造跌宕情节,注重戏剧张力,是《蜀盐说》文本的审美性。文似看山不喜平。以真实历史题材为依据创作的小说,常常会不自觉陷入“过分求真”而被历史素材牵着鼻子走的局面。小说的文本审美相较于史籍,需要具备更浓缩的情节紧凑度和更浓烈的情绪感染力。除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外,《蜀盐说》一大扣人心弦之处,就是完整展示了卓筒井整个工艺流程是如何从无到有、并逐渐更新换代趋于成熟的历程,并将它浓缩于几乎难以觉察到时间流逝的一个平面上,进行了直观而又充满趣味的展现。
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被誉为中国盐业史上的活化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英国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撰述——“卓筒井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堪称为世界钻井之父。它加速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加快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迅速发展,促使了现代石油化工、航空、汽车、电力等多种工业的兴起,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一样,对人类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卓筒井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人认为,《蜀盐说》是“历史小说”,也有评论者归结为历史小说中的“非遗小说”,均有道理。也有人以为,《蜀盐说》更靠近非虚构小说,因为文本具有非虚构写作的诸多明显特征。这是依靠历史材料与历史遗迹,通过想象而复原的一个文学工程。
“卓筒井技术是继天府治水工程思想体系之后,巴蜀地区对世界的第二大贡献,值得大书特书。”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作家蒋蓝认为,除了跌宕起伏的情节,《蜀盐说》一大扣人心弦之处,就是完整展示了卓筒井的工艺流程从无到有、更新换代、逐渐成熟的历程——踏勘环境、由舂米得到启发、打造钻具、治理井塌、设法取卤、研究运输、优化晾晒、民歌民俗……这些来自民众的生产经验与智慧,已经成为了中国井盐革命的觇标。
“《蜀盐说》不是一部去表现历史的书。”《蜀盐说》作品主创人员刘裕国介绍,本部作品从2011年开始谋划,先后从请来八名专家对卓筒井技术和文化进行解读和调研,在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后,便开始邀请三位文友一起创作打造,因此这是凝聚了一个团队的力量完成的作品。
刘裕国介绍说,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由于卓筒井技术源于农耕文明,是劳动人民发明创造和发明的,这涉及到很多生产环节和农耕文明的一些细节,自己一个人来完成具有一定问题,所以就联系了其他文友一起来打造完成。这正好符合习总书记所说,文学创作方法一千条一万条,归根结底就一条,那就是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因此这也是践行了总书记的要求。
“创作这部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要为现实服务,通过文化的传承来反映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刘裕国说,整部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反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书里有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他们充满理想,充满了激情;第二是改革的精神,书里面有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力有殊死的较量;第三是民生情怀的对撞,有代表主流价值观的,充满正能量的官员的民生情怀,也有一些为了个人私利不顾老百姓的利益,这样一些落后腐朽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