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千年盐都自贡的发祥地—贡井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0日
  查看:2277
  来源:自贡市大公井古盐文化旅游景区指挥部

200910101569210[1].jpg

 

 

 

    贡井区是千年盐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四川省自贡市中心城区的西翼。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优良,水系、空气均无工业污染,服务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全区幅员面积417.63平方公里,东临大安区、自流井区,南接沿滩区,西靠荣县,北傍威远县,全区人口29.5万。
    大约于东汉末至魏晋时期开凿于贡井河街的大公井,是千年盐都自贡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因盐成邑的贡井,历史上曾设公井镇、公井县、置荣州,管辖范围甚广。明代,据称因这里生产的食盐上乘而为朝廷贡品,故改称“贡井”。明嘉靖年间兴起自流井后,“自”、“贡”两井区并驾齐驱,清初合称“富义盐厂”,民国3年改称“富荣盐场”,共同创造了千年盐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辉煌,1939年自流井与贡井合建为市,而称“自贡”。
    古自贡盐场是中国古代与瓷都景德镇齐名的工业生产重镇,是中国工业集团化生产和资本化经营的重要肇始地之一。千百年的盐业生产进程,演绎了一条中国工业发展独特的脉胳,撰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部深沉、厚重、独具魅力的井盐文化历史。因盐成邑,进而设市的自贡始于贡井,并因此而有着千年盐都的美名,享有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因此,贡井在中国井矿盐生产发展史上有它独具的地位。

   一、贡井演绎了中国井盐历史的完美版本
    贡井河街旭水岸边,是中国古代井盐生产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两千年间井盐生产、运销最繁忙之地。这里有闻名遐尔的大公井,据推论应开凿于汉末至魏晋时期,距今约1900年,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古盐井之一,西蜀大口浅井的典型代表,因“公取盐卤”而得名,并以盐质优良而闻名天下。时“县有盐井十所,又有大公井”(《元和郡县志》),均在这一地段。北周武帝时期(561—578年),据以设公井镇,距今已有1400多年。这里是中国古代卓筒井的原生地之一。文同于宋熙宁5年(1072年)奏称“若荣隆等十七州所煎,皆卓筒小井”,陆游淳熙元年(1174年)《入荣州境》诗称这里的盐井“长筒汲井熬雪霜,辘轳伊呀官道旁”,并在《老学庵笔记》中载“若荣州,则井绝小,仅容一竹,真海眼也”。这里有形制最古老的自溢型天然气井焰阳井、最早专门用以使用天然气熬盐的卓筒气井大火井、新罗井,和以持续稳产高产著称于世界的东源井,锁定了它在世界天然气开发利用史上的重要地位。近两千年来,这里井盐历史延续不绝,不断发展,至清咸丰、同治年间,川盐济楚,贡井盐、卤井开凿多达1000余口,煎锅近3000口,年产销盐10万吨,约占全国总量十分之一。抗日战争期间,自贡井盐更成为后方盐品供应的主要产地和四川最重要的税源地。八年中累计产盐193.3万吨,盐供全国三分之一人口,上缴税款20亿9665.8万元,而贡井、自流井均各占其一半,对巩固后方,支撑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近现代,这里最早采用蒸气机车、电力机车提卤、机械钻井、真空制盐等现代化生产技术,今天久大盐业集团贡井分厂已成为中国内陆重要的井矿盐生产基地之一。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有卤气井199口、十大枧号、126所盐灶及解放后新钻井27口。这里灰包上的柴草灰、煤炭灰堆积层,记载了井盐煎制所用燃料的年轮。这里保留的水、陆路古盐道遗迹,即连接沿河两岸陆路盐道的重滩桥、平康桥、平桥、济元桥、中桥,下桥(现在水面之下)及绵延万里的西南盐运古道,以及重滩、艾叶、平桥、中桥、五皇洞四座堰闸(重滩堰闸今不存)和一系列盐运码头构成的古梯级盐运水利工程,早于巴拿马运河11年,是世界上建成最早的梯级水利运输工程。因此,贡井的历史,是中国井矿盐开发、生产历史最完美的版本。 

    二、贡井保留着自贡因盐设市的完整足迹
    自贡因盐设邑,始于北周武帝时期,其时今富顺设富世县,今贡井设公井镇。唐《元和郡县志》载“周,武帝于此置公井镇。隋,因之。(唐)武德元年于镇置荣州,因镇为公井县。县有盐井十所,又有大公井,故县、镇因取为名。”所以贡井的大公井、富顺的富世井是今天自贡城市最早的发端。唐贞观6年(632年)荣州迁今荣县址,宋熙宁4年(1072年)公井撤县,复以“公井”名镇。“自汉至宋,公井或置州、置县、置镇,自流井均在其域内。”(《荣县志.水道》赵熙总纂),据称于明嘉靖8年因其盐上贡朝廷,改称“贡井”。后因新罗井设新罗盐课司,改称新罗镇,始划荣溪以东今自流井地域一带归富顺管辖。其时富顺盐卤渐竭,自流井盐场始兴起,遂与贡井齐驱并驾。清初(1644年)复设贡井镇,在盐政管理上与自流井合为一厂,称富义盐厂。清雍正8年(1729年)在荣县下设贡井分县,富顺县下设自流井分县,专署盐政。1914年民国政府设四川盐运使署,改富义盐厂为富荣盐厂,自流井称富荣东场,贡井称富荣西场。1939年自贡建市,合“自流井”、“贡井”两地域,并因其地名而称“自贡市”。故大公井是自贡市之源,贡井是自贡市发祥的摇篮,贡井完整地体现了自贡因盐设邑、因盐立市的历史过程。 

    三、贡井留存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经营的原始影像
    史载,至宋卓筒井出现后,开采汲卤熬盐逐渐变得便利,荣州等地因而出现众多“民营”的井灶。这些“灶民”,亦农亦工,大多以家庭为单元,既种田,又办井灶,也有些业盐大户出现“至有井数十口”,开始雇请少量的劳动力在井灶上劳动。元,荣州等地“襄汉流民”“私凿盐井”至“遍地皆井”(《荣县志》赵熙总纂),私井逐渐取代了官井。明以后,卓筒井在从地层深处汲取盐卤的同时,也导引出了井深气旺的火井,天然气大规模地运用于煮盐,而自流井崛起,贡井日愈兴旺,盐户遂膨大起来,所雇雇工日渐增多,雇佣劳动的“工人”逐渐形成。而经清初“听民穿井,永不加课”的政策后,天下之资财纷纷汇聚这一片宝地,投资者纷至沓来,奋力凿井采卤,大肆设灶煮盐。后又有咸同间川盐济楚的促进,于是一方面形成了富甲一方、资产万贯、井灶联翩的盐商巨头,另一方面亦壮大了以盐为业,包括诸多细致分工、行业纷纷的业盐“产业工人”队伍。“劳”与“资”都在中国西部这一块“不沿边,不靠海,不在线”的地域内互相依存着诞生壮大出来。不是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灌送进来,不是西方资本靠了买办的“中介”衍生出来,不是西洋教会用了“圣经”念叨过来,而是因为盐业生产在社会需求,在政府政策需要的刺激下,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中国西部贡井、自流井地域,诞生出了我们中国的资本主义——真正中华民族的民族资本主义。贡井盐商胡慎怡堂三代、余述怀、侯泽民等代表人物,经历清中叶至解放初,集中体现了中国盐商资本经营的本质特点:1、盐商之为商,与晋商之专事金融不同,也与徽商之只营商贸不同,而是工商业者,以工(盐业生产)为主业,兼及商贸、金融、田地产及各相关产业。因此他们本质上是工业资本家,其对社会的贡献,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远在晋商、徽商之上。2、自贡盐商,从清初中叶开始便具备了集团资本家特点:股分制聚资,实行资源租借、资本与资金置换(今称为BOT)等资本运作手段;聘任管事、经理经营,实现了资本与经营权的分离;大量雇佣工人劳动,生产分工日趋精细;其旗下均构成一业为主,多业并营的集团化公司(堂);实行多层级的、分工严密的、管理严格的经营管理机制,构成宏大的“托拉斯”式产业经营管理运作的体制,这些盐商自身便是杰出的管理者,中国最早的CEO层。3、与时俱进,注重技术创新,工艺改革,管理改革,不断汲取时代新的信息,采纳新技术与先进经验,使企业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发展壮大,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4、积极参与时政,争取社会政治地位,积极爱国,施善于社会,关注本企业职工福利与贡献社会公益事业并重,汲取新的思想,跟随时代前进,并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努力争取进步,努力于国家民族多做有益的事,多作更大的贡献。
    因此,我们说,自贡盐商之为“商”,实是“工”“商”一体,在他们登上历史舞台辉煌表演的那一时代,无愧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贡井为世界留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经营的原始影像。 

    四、贡井具备着系列现代深井钻采技术的初始样板。
    贡井是中国西蜀大口浅井最早开凿地之一,也是现代深井钻采技术的起源—卓筒井的原生地。迄至解放,这里尚存199口盐卤气井,绝大部分是采用卓筒井技术顿钻凿成,完整地应用了传统深井钻凿、护井、捞拣、修治、提汲气卤、卤气输运、盐卤煎熬等技术手段。今贡井尚存东源井、金流井两口生产厂井,龙旺井、煜涌井、云蒸井、源丰井等完整的井址,均完好地体现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深井钻采捞治技术”的内容。以东源井为例。该井采用顿钻技术,开凿于1858年,1893年凿达319.06米后,卤气双丰,日产气达1.7万立米,是自贡产气历史最长,累计产气量最多的一口井。它的天然气采集、输运、燃用熬制食盐,曾是博物馆式的集大成者。它井下木质表层套管69.2米,井裸壁,从1890年起采用 盆敞口、无阻提卤采气工艺,为世界低压天然气开采史上所独有,其相关原理被利用于现代气井开采,特别是 盆低压气装置在现代气田尾矿开采中广泛地推广运用。因为气卤并产,气盛卤丰,东源井旁原安排有大规模的灶间。1951年井旁具两幢灶房,共置304口圆锅煎盐,1973年添置平锅,1986年又安装真空制盐设备,遂形成形制最完备的产气、提卤、输运卤气、圆锅、平锅、真空制盐体系,全面展现了自贡井盐生产的面貌。这在自贡乃致全国井盐生产中,是唯一的了。正因为如此,它成为自流井气田 盆低压采气和气卤制盐的典型代表而先后列入自贡市、四川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主席”林森、冯玉祥将军曾往视察,上世纪60年代,刘少奇主席、贺龙、聂荣臻等亦曾莅临视察,各国地质、钻井、天然气研究专家更是纷至沓来,把它作为相关学术考查的范本。
    值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网站贡井古盐历史文化博览专栏开设之际,贡井盐业历史文化研究者向全国盐业文化研究专家们致意,祝大家国庆中秋双节快乐,身体健康、学术研究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借此平台,我们将陆续发表有关贡井盐业历史文化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敬请各位关注并惠赐专著,参与研讨,并予我们以指正、赐教。 
                                                   

2009101015637112[1].JPG

 

 

 

 

 

 

【编辑: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