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明清长篇小说中的“盐”现象发微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8日
  查看:728
  来源:李树民

 随着盐业史和盐文化研究的深入,社会生活各个侧面上“盐”的烙印逐渐清晰起来,文学对“盐”的反映也越来越受关注。中国古代诗文蕴藏着丰富的盐文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在小说领域,是否也存在同样丰富的矿藏呢?明清长篇小说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成就,本文希望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分析其中的“盐”现象——包括含有盐的语汇和与盐业有关的情节——欲借以窥见盐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存在状态。
一、长篇小说名作中“盐小说”的空缺及原因
    “盐小说”不是一个现成的概念。既然有盐诗,人们自然期待着以盐业生产、盐政、盐商等为题材的“盐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这已成为现实,而在中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小说中,是否同样如此呢?
“四大名著”中,出现最早的《三国演义》[1]有三处文字涉及盐现象,“除坚为盐渎丞”[1]P13,“齐之无盐,善美者不掩其丑”[1]P559,“洞西二百里,有盐井”[1]P760。只寥寥数语,没有更多地正面描写盐现象。
    《水浒全传》[2]中,有“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2]P148,“这两个兄弟是此间浔江边人,专贩私盐来这里货卖”[2]P447,“掉船出来江里赶些私盐”[2]P457,“李俊引着李立、童威、童猛,也带着十数个卖盐火家”[2]P530,“柴进与燕青……行至海盐县前”[2]P1353等共五处文字带“盐”,涉及到非常重要的贩卖私盐现象,但同样未正面展开。单从文本中“盐”字的字频来看,《西游记》[3]的“盐”现象更丰富一些,共出现十五次。《红楼梦》[4]也有十一次,加上鹾、卤等字样,也共有十多次,重要的是,出现了盐政现象,可惜也未具体展现。
    由此可见,“四大名著”中没有集中写盐业的情节,没有“盐味”十足的人物形象,只是因盐业是庞大的“百足之虫”,触须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就不免在作品中露出其只鳞半爪。
类似的情形在《英烈传》[5]、《隋炀帝艳史》[6]、《镜花缘》[7]、《说唐》[8]、《豆棚闲话》[9]、《东周列国志》[10]、《七侠五义》[11]、《官场现形记》[12]、《孽海花》[13]、《老残游记》[14]也同样存在,而《斩鬼传》[15]、《杨家府演义》[16]、《西游补》[17]等竟至基本没有写到盐现象。
    比较而言,《金瓶梅》[18]、《儒林外史》[1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20]中盐现象的展现更充分一些,它将是对小说里盐商与盐政现象研究的重点,但也算不上典型的“盐小说”。阅读这二十余部小说,可以感觉到中国古代一流的长篇小说中,“盐小说” 这一位置还暂付缺如。
    之所以如此,与中国小说发展的特点分不开。以“四大奇书”为代表的明清长篇小说四大门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现象,特定的经济、文化土壤,孕育出特定形态的小说作品,有其深层次的不可逆转的必然性。历史演义、神魔、英雄传奇,虽自成门类,但“随着《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刊行,‘唐传’、‘大宋中兴’、‘南北宋’、‘全汉’、‘大明英烈’、‘列国’等故事在书商的作用下纷纷被结撰成书。这些章回小说实际揉合了历史、传奇与神魔三种因素,所谓乱世英雄或多或少都被赋予了一定的魔怪化特征,从而共同书写了一部新兴市民试图重建历史(宇宙)秩序、并思考自我存在的乱世传奇”[21],历史、传奇、神魔之所以能揉合到一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们都具有非现实性;重建历史(宇宙)秩序的试图,自我存在的思考,都带有形而上的特点。作者和读者的兴趣,可能产生于具体可感的现实,作品中也就有生动的对现实的描写,但最终的归宿,还是在“传奇”之“奇”上。
    “欧洲文学重叙事,中国文学重抒情;欧洲文学是时间的艺术,而中国文学则是空间的艺术”,或者说“中国文学重写意而不重写实,属表现的艺术而非再现的艺术”[22],这样的观点虽来自于对作品的概括,反过来,它又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认识,明清长篇小说正好可为它作注脚。即使到了被认为是成熟的现实主义的《红楼梦》,也存在太多的传奇写意因素。常常是这样,作家在眩惑中无意识地创作,读者的阅读是在眩惑中激情喷涌地神游,这是中国小说的特点。
    一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盐本身是再具体再现实不过的东西,谁也不会因食物有了盐味而想入非非,即便真能如此,可能也是那直观的食物,而不会深情地想到那无影无踪的食盐。它既然没有“奇”这样的特点,自然就很难成为作家笔下的宠儿。
    《三国演义》的作者犯了一个错误,他写了一个对情节发展毫无作用的细节,“洞西二百里,有盐井”。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现象。写到了,但未深入写下去。在工业不发达的时代,盐井及其附属物,自然是惹人注目的现象,正是有“奇”的表现,作家在眩惑中自然“错误”地写到了;但盐场劳作难以引发一般意义的形而上的观感,这难以给作家更多想象,故又难以深入写下去。
可能也是巧合,盐现象出现最多的作品《金瓶梅》和《儒林外史》,都不是历史演义、传奇、神魔题材,而是当时最贴近现实的小说,是世情小说,是最可能选择盐题材的作品,事实上也是盐文化描绘最多的小说。
    另外,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成熟最晚的文学样式,在五四前后完成其形式的现代转化前,不存在或者说没来得及进行自我超越,其题材内容一直在四大门类的大范围内,虽有变化,都没有实质的飞跃。故传统的小说缺少盐现象的表现,后继之作也往往如此,缺少题材的开掘。而诗歌则不同,“(宋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如盐酒专卖、漕运、矿业、新式农具……内容之广,就连经济已很发达的唐代也望尘莫及”[23],这其中就包含了宋诗人企图超越唐诗的努力,使诗歌无所不包、无所不可入诗成为现实。宋诗中盐酒内容较多,明清的盐诗精品也不少,与中国诗歌历史悠久不无关系。小说没有这样的优势,在反映盐业方面,就不能苛求它与诗歌并肩。
二、雪白的盐,七色的光
    盐的滋味是悠长的,虽只加了一点点 “盐”,这样的小说也是耐人回味的。
盐之于烹调、饮食,其作用不言而喻。如果“没有盐味,怎么好吃”[24],故“进食列梅盐”[6]P117,即使走人户也要随身带盐,“(牛浦)后面跟着一个人,手里提着几大块肉、两个鸡、一尾鱼,和些闽笋、芹菜之类,他自己手里捧着油盐作料,走了进来”[19]P212。最质朴的生活是盐也没有,“那伯钦……铺排些没盐没酱的老虎肉……”[3]P96这是伯钦简朴生活的表现,并非不知盐味,因为猴群也知道,那些猎杀猴子的猎户,是把猴子“剥皮剔骨,酱煮醋蒸、油煎盐炒,当做下饭食用的” [3]P206 。“揭开盒儿看,一盒是朝廷上用的果馅椒盐金饼”[18]P111,“然后拿上两箸赛团圆、如明月、薄如纸、白如雪、香甜美口、酥油和蜜饯、麻椒盐荷花细饼。”[18]P786这是精细搭配的方式。“那老婆婆炕上柴灶登时做出一大锅稗稻插豆子干饭,又切了两大盘生菜,撮上一包盐”[18]P1482,这是普通用盐方式。而小姐们可能把油盐简单煎炒的食物当成清雅的享受,“前儿三姑娘和宝姑娘偶然商议了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来”[4]P855。
    有的食物因盐而别成一物,盐也就成为了食品命名用字。“酒保道:大兵荒乱,宰不得牛,只有盐煮豆子”[25],其实,盐豆是小店最常卖的食品,并不一定在荒乱时。“酒保答应,又取四个碟子放在桌上:一碟盐豆,一碟……”[7]P107。也常吃,“话说那老者坐下道:‘酒保,取半壶酒,一碟盐豆来” [7]P108。食客也便于携带,“老者立起……把碟内所剩盐豆之类,尽数包了” [7]P109。档次较高的则有盐水虾等。“每晚要炸麻雀,盐水虾,吃三斤百花酒”[19]P262,故有钱人的四碟菜就不同,“一碟香肠,一碟盐水虾,一碟水鸡腿,一碟海蜇”[19]P281。普通的则是盐蛋,“又去买了些笋干,盐蛋,熟栗子,瓜子之类”[19]P240。 
    除作作料以外,盐的其它功能也得以在小说中体现。比如食物保鲜、储藏。“二魔道:‘……把他且浸在后边净水池中,浸退了毛衣,使盐腌着,晒干了,等天阴下酒。’八戒听言道:‘蹭蹬啊!撞着个贩腌腊的妖怪了!’”[3]P245,腌腊食品,真是由来已久,且广为运用,普通小妖也知道“着些盐儿腌腌,吃得长久”[3]P663。腌肉外,还腌菜,“未免照例备了些腌菜干,猪油罐……出了门”[9]P26 “轮次回家吃饭,大开了门,盛一碗小米粥堆一箸盐菜在上面,戗着门棂上吃”[26]。
盐竟然可以加到茶里去。“妇人又浓浓点一盏胡桃夹盐笋泡茶递上去”[18]P464,盐笋在水里,盐也融在水里,这咸茶的滋味倒不是常人能领会的。
    盐功能开发最多的是《荡寇志》[27]里的人物。他们用以作刑具,“用小刀割,备下盐滷浇洗创口”[27]P416;也用作防腐剂,“尚有孙新首级盐封未坏”[27]P416;也作腐蚀剂,“只怕的盐卤,犯了全体都霉烂”[27]P471,也作阻燃剂,“用盐卤浸透,再也不能烧”[27]P473。
最不光彩的运用是用以诈骗,“这和尚积年剃了光头,把盐搽在头上,走到放牛所在,见那极肥的牛,他就跪在牛跟前,哄出牛舌头来舐他的头。牛但凡舐着盐就要淌出眼水来,他就说是他父亲,到那人家哭着求施舍”[19]P240。
    最意想不到的是,本欲用以害人,竟然因此救了人。宝蟾想整治香菱,给她作汤时“故意的一碗里头多抓了一把盐”[4]P1442,没想到却阴差阳错救了香菱一命。
明清长篇小说中,具体的某一部作品,都不是一篇完整的盐的乐章,但它却捅有一些构成这乐章的动听音符,把它们组织到一起,就是一部宏大的盐的交响乐。
三、盐文化的活化石:带“盐”的词汇
    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带有该民族最鲜明的文化色彩,这种色彩又集中体现在词汇方面。盐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这些词语在小说中也频频出现。
    地名,人们可能已不大注意其得名的原因,也可能其地已根本没有得名时的影子,这并不妨碍它长久传承,是最具活化石特点的词语。小说中带盐的地名为数不少。前述“除坚为盐渎丞”之“盐渎”,“柴进与燕青……行至海盐县前”之“海盐县”,“盐城草艳酱酒”之“盐城”[7]P470,“前年盐城县王老爷不是的么”[20]P576也提到“盐城”。“吾乃齐之无盐人也,复姓钟离名春……即以无盐之地封春家,号为无盐君”[10]P706之“无盐”——这些是行政区划名。其中海盐因海盐腔非常流行、海盐戏子活跃于盐商权贵之门,海盐二字在小说中就频频出现,《金瓶梅》中就出现十次之多[28]。
盐也用以名山。如《英烈传》里“中有六个大山:……赤甲山,白盐山,巫山”[5]P298,《荡寇志》“江南冷艳山,直隶盐山,青州府管下清真山”[27]P5。《荡寇志》把盐山作为“寇”的主要窝点,共出现七十五次[29]。
    熟语,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现象。带“盐”的熟语比比皆是。“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3]P453,以“撮盐入火”喻陡然生气。“(西梁国)一般有卖盐卖米,酒肆茶房”[3]P413,“保不住屋里的人不去叨登,一盐一酱,那不是钱买的”[4]P855,“合抱梁楹,拿去换盐换米”[18]P751,“谁人不吃盐米,等三叔来,教他知遇你们”[18]P972,“虞博士到馆去了,这小小厮每早到三里路外镇市上买些柴米油盐小菜之类,回家与娘子度日”[19]P351,“常住欠了木料,油盐米帐,一些不管”[9]P61,“这位媳妇受气不过,便回娘家去住几天,那柴米油盐的家务,未免少了人照应”[20]P629,“出门望东走了二三十步,有家小店,卖油盐杂货”[14]P28,“其实都是卖的杂货,柴米油盐都是有的”[14]P52等等,提到的柴米油盐酱醋,泛指日用杂货。再引申指夸大情形,“景翼便把阿良那节事写信给鸿甫,信里面总是加了些油盐酱醋”[20]P277。有时也代指各种调味品,“满筒铁箭,惟留得一个滑溜溜的竹管,止堪盛酱盛盐”[5]P55。“呼延灼道:‘……果品菜蔬、油盐等物……’”[30],“唐敖道:‘……照常加油盐葱蒜等物煎炒……”[7]P137,“上层都是米盐、酱醋、鸡蛋等食料”[13]P22。
    典故方面,以无盐之典最为突出。直接写史事的《东周列国志》自然提到,并特别写到了无盐之死,“是岁,齐无盐后死”[10]P731,叹息常人“不及无盐佐伯王”[10]P78。有的只就其容貌而言,“无盐自惭媸陋。”[27]P256。更多的是就其德操而论,“齐之无盐,善美者不掩其丑”[1]P559。“宝玉道:‘……齐国的无盐虽丑,能安邦定国……”[4]P1304。 
   “盐车”的典故,多用于贤才屈沉于下。《英烈传》有“田野埋祥麟,盐车困良骥”[5]P32之歌。
谢家咏雪之后,盐多为雪之喻。《西游记》有“须臾积粉,顷刻成盐”[3]P369,“道姑道:‘……堆盐夸咏絮,腻粉说吟梔”[7]P430,“好大雪,怎见得?但见……飞盐撒粉漫连天”[18]P16。把说话很有应验的嘴称为盐酱口,“这和尚盐酱口,讲什么妖精,妖精就来了”[3]P531。小说还开发了盐的比喻功能,用以喻浪,“那江里头白头浪茫茫一片,就如煎盐叠雪的一般”[19]P417。
小说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典雅的语汇,如齑盐。“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4]P248,齑盐泛指粗茶淡饭。“只愿在家,两两相对,虀盐苦守”[9]P8。
    小说通俗性较强,叙事多用通俗语言,也记载普通人的口头语。俗语也就十分常见。“妇人便哭道:‘……有甚盐和醋,他有个不知道的。’”[18]P133 “西门庆道:‘……谁和他有私盐和醋’” [18]P1032 。“盐和醋”指隐情。“金莲道:‘……卖萝蔔的跟着盐担子走,好个闲嘈心的小肉儿!’”[18]P230。“卖盐的做雕銮匠,我是那咸人儿”[18]P466,此两种说法,均指多事。 “尤氏道:‘……如今官盐竟成了私盐了’”[4]P1060,指合法的变为不合法的。“克兰期一听这话……心中不知道是盐是醋是糖是姜,一古脑儿都倒翻了”[13]P112,指莫可名状的滋味。民间把结党贩卖私盐的人称为盐枭,“这鲁总爷是江南徐州府人氏,本是个盐枭投诚过来的。”[12]P202有的事物的别名,亦晓有趣味。“余丽蓉道:‘五加一名‘金盐’,以此为对’”[7]P369,“看见一个壁虎(即守宫,此人呼为壁虎,粤中谓之盐蛇)”[20]P622。
四、盐业生产与私盐贩卖
    明清小说家深深认识到盐业生产的重要,在笔下有过描述。“对曰:‘销山为钱,煮海为盐,其利通于天下’”[10]P107。也提到过井盐生产,“洞西二百里,有盐井”;以及海盐生产,“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穵蛤淘盐”[3]P5。总的来看,浮光掠影,一鳞半爪,难窥全貌。
生产的食盐进入哪些销售渠道呢?
    盐、铁、酒等物质,于封建经济影响过于巨大,统一的封建王朝都实施盐铁专卖。论盐铁专卖的桓宽的《盐铁论》,成了小姐们行令的材料,“融春连连点头道:‘士师。桓宽《盐铁论》:‘有司思师望之计。’”[7]P399这其实是它对文人的影响。当然也是对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
    私盐是对抗拒食盐专卖的官盐而言的,历朝历代都有私盐现象,前文引述《水浒全传》的两则材料,虽未详细描述,但只就“带着十数个卖盐火家”来看,规模很大,其势力的发展,甚至与国家政权相抗衡,李俊等人最终反叛朝廷。《英烈传》第二十回:“张士诚系泰州白驹场人,原是盐场中经纪牙侩,因夹带私盐,官府拿究,癸巳年六月间,聚众起兵,便陷了泰兴……”[5]P72第五十二回“惟兹姑苏张士诚,私贩盐货,行劫江湖,首聚凶徒,负固海岛,其罪一也”[5]P198这是张士诚起义的小说版。私盐的影响很大,可惜贩卖的具体情形,这些小说未作交待。《说唐》虽成书较晚,却以更早的隋唐为题材,也写到私盐现象。“他乃是一个惯好闯祸的卖盐浪汉,那人身长力大,因卖私盐打死巡捕官……监在牢内……因有几个无赖,和他去卖私盐……不料一日撞着一起盐捕,相打起来,咬金性发,把一个巡盐捕快打死”[8]P88。简略地描绘了武力抗拒巡盐的情景。“(出狱的)程咬金道:……快拿些银子出来,待我再去贩卖私盐,就有饭吃了”。[8]P89为生计铤而走险。“程母道:‘……不要贩私盐,买些竹子回来……’”[8]P89。善良的人并不愿如此。“咬金大怒道:‘我乃是卖私盐,劫王杠,反山东的程咬金便是’”[8]P121,卖私盐的不以为耻,封建政府的盐政看来未得人心。
    小说作家笔下的这些私盐贩子,都只是徒有一个印记式的标志性符号,没有具体的活动。即便有也往往一笔带过,没有生动的情节。这是最能与传统小说接轨的地方,可惜失去了。历史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没能在小说中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另外,明清长篇小说描绘最细致的是盐商与盐政。《金瓶梅》、《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盐商、盐政现象,以其丰富全面和生动性,值得另作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北京第3版,1985年9月北京第16次印刷。
[2]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3] 吴承恩《西游记》,岳麓书社1987年7月第1版。
[4]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5] 《英烈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月新1版。
[6] (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7] (清)李汝珍《镜花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8] 《说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6月新1版。
[9] (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10] 冯梦龙编,蔡元放评《东周列国志》,岳麓书社1990年4月第1版。
[11] 石玉昆《七侠五义》,岳麓书社1993年11月第1版。
[12]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第1版。
[13] 曾朴《孽海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14] 刘鹗《老残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15] 烟霞散人、云中道人《斩鬼传•平鬼传》,长江文艺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16] 无名氏《杨家府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
[17] 董说《西游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
[18]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北京第1版。
[19] 吴敬梓《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1月第1版。
[20]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
[21] 李舜华《从‘历史’向‘传奇’倾斜》,《学术研究》2002年第6期。
[22] 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第5页。
[23]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25页。
[24] 《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25] 《水浒后传》第二十四回。
[26] 《水浒后传》第二十一回。
[27] 《荡寇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28] 分别见第四十九回(四次)、六十三回、六十四回、七十二回(两次)、七十四回、七十五回。
[29] 第七十一回、九十四回、一百一十回、一百一十六回、一百三十七回等。
[30] 《水浒后传》第二十一回。

【编辑: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