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发展规划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查看:208
  来源: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发 展 规 划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和“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关于基地建设标准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该成为相应学科的“科研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以及“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的示范”,为加强对中国盐文化进行多学科研究,弘扬中国盐文化,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特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关于“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中心”的建设

1.在已经初步建立起的资料室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共建单位的相关文献资源,拟建立“中国盐文化研究资料馆”,把中心建设成为中国盐文化研究权威的资料信息中心。

    中国盐文化研究资料馆将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盐业文献(各盐种各地区的盐政、盐法志书)、盐业档案、盐业作品,各历史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实物资料、调查报告、考古资料,各历史时期的盐业史研究著作(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通代的、断代的;专题研究的、资料选辑的;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法律的、文学艺术的、民情风俗的、建筑艺术的;井盐的、海盐的、池盐的 、湖盐的;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地方性的)和研究论文;各历史时期的业盐人物与理财家的著述、生平事迹资料;各种盐文化的音像、图片资料等文献和研究论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文献。同时也要注意收集国外对中国盐文化研究的著作、论文以及有关外国盐文化研究的各种著作、论文和文献资料。

2.建立和维护好研究中心的网站,做好信息中心。

    建好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的网站,是将中心建成相关研究的资料信息中心的主要步骤,也是为中国盐文化研究及开展广泛地学术交流搭建一个平台。网页上将公布研究中心的研究计划、课题指南、日常学术活动,刊登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经过授权的中国盐文化研究的论著,刊登其他经过授权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展相关的学术讨论等。“中国盐文化数据库”建成之后也将挂在中心网页上,供研究者浏览查阅。目前 “研究中心”专门网站正在建设中。

3.建设“中国盐文化数据库”,为研究中国盐文化、弘扬中国盐文化、开发中国盐文化提供翔实的各类文献资料和检索途径。

4.与省内外、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机构、地方档案文献资料管理机构建立和保持学术联系,加强相关学术交流。

    中心将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尤其是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省教育厅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有关科研机构、盐业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盐文化相关研究、主办相关学术会议等。中心将积极同省外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以及港、台及海外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

5.有计划地访问目前还健在的八、九十岁的老盐务工作者,听他们亲口讲述自己从事盐业工作的“三亲”资料,获取宝贵的一手资料,包括声音、图象、文字资料等,这对于研究盐文化是极其重要的。

6.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整理、编辑、翻译、出版“中国盐文化文献资料丛刊”。

    中国盐文化源远流长,文献资料极为丰富,除了较为集中的历代各产盐区《盐法志》,大量的盐文化文献资料散见于历代正史、政书、实录、编年史、会典、文集等,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很大不便。中心将加强盐文化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翻译工作,在适当的时候编辑出版大型的“中国盐文化文献资料丛刊”,以满足学者们研究的需要。

二、关于“科研学术中心”的建设

1.以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主办的《盐业史研究》、四川理工学院院刊《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盐文化研究”专栏为发表盐文化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办“好一刊一栏”;创造条件,力争连续出版《盐文化研究论丛》,适当的时候创办中心学术刊物。

    中国盐文化研究历来是自贡学术界和四川理工学院的特色研究项目之一。中国盐文化是一个内容宽泛且底蕴深厚的开放体系,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它广泛地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举凡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教育、民俗、军事、宗教、法律、文学艺术、生态环境、城市发展、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渗透着浓烈的盐卤味,蕴涵着丰富的盐文化。四川历来是中国重要的井矿盐生产区,中心立足以井盐文化研究为基础,向其他盐种、盐区盐文化方向辐射延伸,注重基础研究、个案研究、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这是研究中心学术发展的基本方向。为此,中心将进一步办好《盐业史研究》及《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的“盐文化研究”专栏,并根据中心发展规划和重点研究方向,组织研究成果的发表,根据稿源设立相关栏目。

    在条件成熟时,创办研究中心自己的公开学术刊物。

2.拟订“研究中心”的重点研究方向,编制和发布“研究中心”的课题指南。

    “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基础理论研究。即多维视野中的盐文化理论研究,从盐的物质文化、盐的制度文化、盐的精神文化等方面,研究盐与人类的总体关系,包括盐文化的科学内涵、盐的文化现象、盐的文化事象、盐文化的历史等。

    (2)文献典籍研究。即对所有盐业典籍进行文献学研究,主要包括:整理历代盐政、盐法典籍,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刊布盐业档案,抢救目前健在的老盐务工作者的“三亲”资料等。

    (3)盐区与盐种类研究。盐区研究是指按地域或省份划分对传统产盐区包括长芦、东三省、山东、河东、两淮、两浙、福建、两广、四川、云南、陕甘、内蒙、西藏、新疆、台湾、港奥等进行全面的研究;盐种类研究是盐的资源划分,包括井盐研究、海盐研究、池盐研究以及湖盐研究等。

    (4)专题研究。盐渗透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各个方面,专题研究拟就其大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盐业考古与史前人类及遗址研究;盐与政治研究;盐与经济研究;盐与社会研究;盐与科技研究;盐与军事研究;盐与法律研究;盐与宗教研究;盐与生态研究;盐与教育研究;盐与城市发展研究;盐与文学艺术研究;盐与民族民俗研究;盐与旅游开发;盐与饮食文化研究;业盐群体研究;当代中国盐业发展研究等。

    (5)比较研究。以不同时代、不同盐区、不同盐种文化为基础进行相互间的比较研究;与西方国家盐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等。

    (6)综合研究。主要进行盐文化及其研究成果的综合利用,包括:编撰盐文化的辞书;各种编年;专题资料;当代盐业企业文化建设等。

    (7)应用开发研究。主要是对盐产品市场、尤其是品种盐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对盐产品进行深加工研究,在改善盐产品自身品质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高附加值的盐及盐化工系列产品。

3.组织、策划、出版“中国盐文化文献资料丛刊”和“中国盐文化研究系列丛书”。

    中国盐文化研究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开放的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将在省教育厅和四川理工学院的支持下,在共建单位的密切合作中,逐步建立专门的研究基金;在充分发挥中心研究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调动省内其他高校的相关研究力量,甚至国内相关研究力量,就有关的研究方向、专题进行有计划的、深入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策划、出版“中国盐文化文献资料丛刊”和“中国盐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丛刊、丛书为多卷本、多年度完成的可持续进行的大项目,分若干批次完成撰写、出版工作。丛刊、丛书可以有计划地约请省内外相关研究的专家撰写,也可以由研究中心发布相关研究课题,由研究中心的专兼职研究人员逐步完成。

    “中国盐文化文献资料丛刊”和“中国盐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的编撰、出版可以申报省、国家相关课题,也将向四川省委、省政府,自贡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申请支持和寻求其他途径的资助。

4.主办和承办各种相关学术会议。

    为推进中国盐文化学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中心”每年都将主办或者承办相关学术会议。今年下半年,“中心”将主办的“首届中国盐文化学术研讨会”,目前已经收到全国盐文化研究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40余篇,并拟在研讨会后结集出版。近年将同自贡市政府联合发起并主办“第二届中国盐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心”将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小型学术研讨会。

    “中心”还将积极参加国内各种相关学术会议,可能的情况下,参加相关国际盐史学术会议。

5.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中心讲学和从事访问研究。

    “中心”将在已经建立的学术联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往和联系:积极接受和邀请希望或者正在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到“中心”从事访问研究或者客座研究;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以及相关专家来“中心”举办专题讲座。


三、关于“人才培训中心”的建设

1.通过对盐文化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以研究课题凝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2.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关注盐文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举办学术报告会,适当的时候在相关专业开设“中国盐文化研究”课程,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以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吸收优秀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研究生参加盐文化课题研究。按照将中心建成盐文化研究人才培养中心的目标,研究中心将充分利用自身特点与优势,调动在校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盐文化研究的兴趣,吸收有志从事相关研究和活动且素质良好的的学生进中心做“助理研究员”,跟随中心老师进行相关研究工作。

4.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研究中心将和相关系部联合申报相关专业的硕士培养点。

5.面向社会与有关单位协作开展以传播、弘扬中国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和讲座。


四、“关于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

1.为充分发挥研究中心咨询服务功能,“中心”将积极主动承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委托研究课题并与之通力合作开展研究;推荐研究人员担任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地方的顾问,为推动地方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自贡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饮誉古今的自流井,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规模工业性开发的矿场,是人类机械顿钻凿井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的诞生地,是全球最早的背斜构造定井找矿技术的发祥地。这里的历代盐工和世代人民,以自己的艰辛劳作和首创精神,发明和完善了一整套钻井、固井、测井、修治井、采卤、输卤、天然气开采和制盐技术与工艺,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为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卓越贡献。以自流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深井钻凿技术,被誉为“世界钻井之父”、“西方石油工业之父”,被称为继四大发明之后的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自流井古代井盐技术与盐业遗址,是人类探索地下奥秘的历史见证,开世界钻井技术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和科学价值,不可再生、不可复制,具有全球的唯一性,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和尺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委员维拉潘、国家文化局著名文化专家顾问罗哲文、清华大学著名教授陈志华等,都认为自流井古代井盐技术和盐业遗址,完全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为了打造盐文化这张自贡城市的名片,全方位推动研究中心的各项研究工作,实现研究中心的社会价值,研究中心将紧密地与自贡地方政府合作,积极推进“自流井古代钻井几乎上与盐业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

2.以保护和开发盐业遗址为前提,推动自贡以及各产盐区相关文化产业和地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各产盐区的盐业遗址众多,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极高。正如李约瑟博士的助手、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傅汉斯先生来自贡考察时惊叹道:自贡丰富的盐业遗址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如果加以细心保护、精心打造、全心推广,都可以造就国际性的文化品牌。充分利用盐文化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包括自贡在内的各产盐区地方政府寻求发展的共识。中心将与各地方政府、有关企业密切合作,为创建自贡盐文化主题公园、创建自贡盐文化仿古街、大英“卓筒井”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相关盐文化产业开发、盐业企业的文化建设等提供咨询和服务。

 

    总之,我们希望争取用5—10年时间,把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盐文化科学研究的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并奠定在全国盐文化学科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

 

【编辑:admin】


(微信扫描分享)